曹彬仁爱
《言行龟鉴》〔元代〕
曹武惠王,国朝名将,勋业之盛,无与为比。尝曰:“自吾为将,杀人多矣,然未尝以私喜怒辄戮一人。”其所居堂屋敝,子弟请加修葺,公曰:“时方大冬,墙壁瓦石之间,百虫所蛰,不可伤其生。”其仁心爱物盖如此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武惠王曹彬,是国家的名将,辉煌的功勋业绩,没人比得过他。他曾经说:“自从我担任将领,杀了很多人,然而(我)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喜怒哀乐而随意杀一个人。”他的住所旧了,弟子请求修缮,曹彬说:“这个时候正值严冬,墙壁与瓦石之间,有许多虫子在这里冬眠,不可以伤害它们的生命。”他的仁爱原来是这样啊!
注释
吾:我。
为:担任。
未:没有。
私:个人的,自己的。
辄:于是,就。
戮:杀。
敝:破,破旧。
修葺:修缮。
方:正好,刚好。
蛰:动物在冬眠时潜伏在土中或洞穴中
简析
本文通过曹彬“不戮一人”与“护虫蛰居”两件事,塑造了曹彬仁心的形象。军事成就与悲悯情怀形成强烈反差,“墙壁瓦石之间”的细节描写,以小见大,凸显其“仁心爱物“的君子之风。文章以简驭繁,用具体事例替代抽象说教,使千年前的仁将形象跃然纸上,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“武德”与“仁政”相统一的价值追求。
归舟
揭傒斯〔元代〕
汀洲春草遍,风雨独归时。
大舸中流下,青山两岸移。
鸦啼木郎庙,人祭水神祠。
波浪争掀舞,艰难久自知。
唐才子传·骆宾王
辛文房〔元代〕
宾王,义乌人。七岁能赋诗。武后时,数上疏言事,得罪贬临海丞,鞅鞅不得志,弃官去。文明中,徐敬业起兵欲反正,往投之,署为府属。为敬业作檄传天下,暴斥武后罪。后见读之,矍然曰:“谁为之”或以宾王对,后曰:“有如此才不用,宰相过也。”及败亡命,不知所之。后宋之问贬还,道出钱塘,游灵隐寺,夜月,行吟长廊下,曰:“鹫岭郁岧峣,龙宫隐寂寥。”未得下联。有老僧燃灯坐禅,问曰:“少年不寐,而吟讽甚苦,何耶”之问曰:“欲题此寺,而思不属。”僧笑曰:“何不道‘楼观沧海日,门对浙江潮。’”之问终篇曰:“桂子月中落,天香云外飘。扪萝登塔远,刳木取泉遥。云薄霜初下,冰轻叶未凋。待入天台寺,看余渡石桥。”僧一联,篇中警策也。迟明访之,已不见。老僧即骆宾王也。传闻桴海而去矣。后,中宗诏求其文,得百余篇及诗等十卷,命郗云卿次序之,及《百道判集》一卷,今传于世。
双调·卖花声
徐再思〔元代〕
雪儿娇小歌金缕,老子婆娑倒玉壶,满身花影倩人扶。昨宵不记,雕鞍归去,问今朝酒醒何处?
云深不见南来羽,水远难寻北去鱼,两年不寄半行书。危楼目断,云山无数,望天涯故人何处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