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与少年贷资
《聊斋志异》〔清代〕
富翁某,商贾多贷其资。一日出,有少年从马后。问之,亦假本者。翁诺之。至家,适几上有钱数十,少年即以手叠钱,高下自如。翁谢去,竟不与贷资。或诘其故,翁曰:“此人必善博,非端人也。所熟之技,不觉形于手也。”访之果然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有个富翁,很多商人都向他借贷资金。一天他出门,有个少年跟在他的马后面。富翁问他,少年回答说也想向他借本钱做生意。富翁答应了。到了富翁家里,恰巧看到桌子上有数十枚铜钱,少年就用手把钱叠起来,叠得高低错落有致。富翁拒绝了他的要求并让他离开,最终没有借贷资金给他。有人问富翁原因,富翁说:“这个人必定好赌,不是行为端正的人。他赌博时练就的技巧,不知不觉就在手上表现出来了。”后来一打听,果然是这样。
注释
假本:借贷(经商的)本钱。
几:矮小的桌子。
钱:铜钱。
竟:终。
诘:问。
端:行为端正。
简析
《不与少年贷资》出自清代蒲松龄创作的《聊斋志异》。该小说讲述了富翁因众多商人借贷而知名,一日外出时,一少年尾随其后请求借贷。富翁应允并带其回家,恰逢桌上有铜钱数枚,少年随手叠钱,手法娴熟。富翁见状,断定少年好赌且品行不端,遂拒绝借贷。后询问得知,少年果然嗜赌的故事。这个故事提醒人们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细节,从细微之处去了解和判断他人。
渡者之言
周容〔清代〕
庚寅冬,予自小港欲入蛟洲城,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。时西日沉山,晚烟萦树。望城二里许,因问渡者:“尚可得南门开否?”渡者熟视小奚,应曰:“徐行之,尚开也;速进,则阖。”予愠为戏,趋行。及半,小奚仆,束断书崩,啼未即起,理书就束,而前门已牡下矣。
予爽然,思渡者言近道。天下之以躁急自败,穷暮而无所归宿者,其犹是也夫!其犹是也夫!
观渔
梅曾亮〔清代〕
渔于池者,沉其网而左右縻之。网之缘出水可寸许;缘愈狭鱼之跃者愈多。有入者,有出者,有屡跃而不出者,皆经其缘而见之。安知夫鱼之跃之出者,不自以为得耶?又安知夫跃而不出与跃而反入者,不自咎其跃之不善耶?而渔者观之,忽不加得失于其心。
嗟夫!人知鱼之无所逃于池也,其鱼之跃者,可悲也;然则人之跃者,何也?